首页

Sm女王样免费视频网

时间:2025-05-26 08:41:02 作者:2025年北京科技周启幕 首创院市联动模式 浏览量:17199

  眼看中国海军已经“世界规模最大”,而美国海军却麻烦不断,这种对比让美国实在难以忍受。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美国也不惜软下身段到处求人了。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0日称,眼看美国第三艘“福特”级航母“企业”号的建造进度再次延期,再加上一连串的其他新舰建造计划也出现严重拖延,这让美国海军备受指责。在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于1月下令进行为期45天的审查后,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海军新一代“星座”级导弹护卫舰、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企业”号航母和新批次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等大批军舰建造计划都出现1-3年左右的延期。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报告显示,美国海军造船厂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是新舰建造工程延误的重要原因。“截至2022年9月,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建设人员比实际需求低约25%。”“星座”级护卫舰项目副经理安迪·博萨克此前承认,目前制造该级护卫舰的芬坎蒂尼马里内特工厂短缺“几百名”工人。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的分析也提出类似观点:由于美国造船业的持续衰退,大量海军舰艇的维修工作无法按期完成,排队等待维修的舰艇不但占据了有限的港口水域,而且还导致建造新舰的工人短缺问题更加严重。例如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同时承担着美国航母的建造和升级维修工作,由于多艘现役航母的维护进度大幅延误,该造船厂无法抽调足够的熟练工人用于建造新型航母,这被认为是“企业”号建造进度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卡洛斯·德尔·托罗在8日开幕的美国“海洋航空航天博览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对于美国造船业的现状是恼怒不已。他批评说:“尽管美国建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但建造这些舰艇的美国造船厂已经落后于全球技术标准几十年”。“在过去40年里,美国的造船能力已经大幅萎缩。”

  但所谓百年海军,想要快速改变美国造船业的现状是不可能的。因此美国将主意打到了盟友身上,不惜软下身段开始求人。彭博社援引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的消息爆料,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与美国总统拜登在10日会谈中讨论成立一个国防工业委员会,允许日本造船厂为美国海军舰艇进行更多的维护工作,以巩固两国军事同盟。该消息人士称,根据相关计划,日本造船厂对美军舰艇的维护作业仅需90天或更少时间,因此避免了将这些舰艇送回美国维修,节省了约一个月的海上航程。

  就在几天前,美国海军还与印度科钦造船厂签订了舰船维修协议,后者获得为美国海军维修舰艇的资格认证,将为美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的舰艇提供停靠和维修服务。科钦造船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协议的签订对印度和美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意味着美国海军舰艇将可以进入印度港口。去年,印度L&T造船公司和马扎冈造船有限公司与美国海军签订了类似协议,加上此次签订的协议,印度3家造船企业将帮助美国海军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建立资产维护中心。

  按照美国海军的如意算盘,如果盟友能够分担美国海军舰艇的部分维修工作,不但可以缓解美军舰艇的“维修难”问题,而且还能让美国造船厂集中精力建造新船。只是看看科钦造船厂近年发生的那一系列事故,就能知道其真实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而美国海军连科钦造船厂也都能闭着眼睛咬着牙齿签署维修协议,可见也真是被逼到没有办法的地步了。

  但在老司机看来,美国海军的困境,恐怕不是单纯地解决维修问题就能解决的。据说最近在参观韩国最大造船厂时,卡洛斯·德尔·托罗率领的美国海军代表团“被数字化和实时监控造船进度的水平所震撼”。更让他羡慕的是,“韩国和日本等美国盟友可以建造包括宙斯盾驱逐舰在内的高质量舰艇,不但成本低,而且可以按时、按预算建造。”

  按时、保质和不涨价地建造新型舰艇,竟然就能让堂堂美国海军部长震惊成这样,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而这也反过来证明,如今美国海军的新舰建造能力已经衰落,或者说被军工利益集团扭曲成什么样了……

点击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夏日避暑去哪里?来图书馆“充电”一下

在本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目前,目录内共包含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

第138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

香港11月27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27日宣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以香港大学(港大)校监的身份,委任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主席王冬胜为港大校务委员会(校委会)主席,任期由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为期3年。

2023湖南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8.6% 中部省份排名第一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着力促创新,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高端产品提升行动,生产工业母机标志性产品,建设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工业母机创新平台;着力育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着力抓推广,支持用户单位与研制单位结对公关,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打造一批工业母机领域创新成果正向迭代的示范应用场景;着力优扶持,充分用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工业母机+”应用场景推广政策,助力工业母机企业开拓市场。(完)

15000名马拉松爱好者用脚步丈量无锡“东大门”

提升数字胜任力,高校教师准备好了吗

谈及澳中科技合作的未来空间,阿尔伯特表示,以中心为例,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清洁能源领域,两国可以共同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在计算设备中的利用率,推动整个计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减少碳排放。两国还可以合作开发高度信息化的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